编辑
2025-02-11
Linux
00
请注意,本文编写于 67 天前,最后修改于 56 天前,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。

Ubuntu的文件系统结构是一个层次分明的树状系统,每个目录都有其特定的用途,以下是对Ubuntu文件系统结构的详细描述:

  1. 根目录 (/) 根目录是文件系统的最顶层,所有其他目录和文件都从这里开始。
  2. 重要系统目录 /bin: 存放系统启动和运行所需的二进制可执行文件,如ls、cp等。 /boot: 包含启动加载器(如GRUB)和内核映像,启动系统时使用。 /dev: 包含设备文件,代表系统中的硬件设备,如硬盘、打印机等。 /etc: 存储系统配置文件,如网络配置、用户管理、服务配置等。 /lib: 包含系统运行所需的共享库(动态链接库)。 /media: 用于挂载可移动设备(如U盘、光盘)的默认位置,通常由系统自动挂载。 /mnt: 提供一个临时挂载点,用于手动挂载外部设备或分区。
  3. 用户相关目录 /home: 用户主目录,每个用户有一个子目录(如/home/user),存储用户的个人文件和配置。 /root: 超级用户(root)的主目录,只有root用户有权限访问。 /usr: 包含用户程序和文件,如应用程序、文档、图片等。其中: /usr/bin: 用户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。 /usr/share: 存储共享资源,如文档、图片、字体等。
  4. 变量数据目录 /var: 存储系统运行中变化的数据,如日志文件(/var/log)、邮件队列、打印队列等。 /tmp 和 /ram: 临时存储空间,系统运行时使用,重启后可能被清空。
  5. 启动相关 /boot/efi: 用于UEFI启动的EFI系统分区,存放启动管理器和相关文件。
  6. 伪文件系统 /proc: 提供系统进程和内核信息的虚拟文件系统,内容动态生成。 /sys: 展示设备和硬件信息,帮助用户了解系统硬件配置。
  7. 特殊分区 swap: 虚拟内存分区,用于扩展物理内存,临时存储数据,提高系统稳定性。
  8. 第三方软件 /opt: 用于安装第三方软件,避免与系统自带软件冲突。

本文作者:风宁

本文链接:
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